近日,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建筑”)2021年 1-10月業績單出爐,本年度已累計完成新簽合同額26604億元,同比增長7.5%。截止10月底,年度計劃新簽合同額已完成約76%。
兩大主營業務穩步增長
業務分部方面,建筑業務新簽合同額23278億元,同比增長8.1%。按業務分部,各新簽合同額為:
房屋建筑:17404 億,同比增長 1.9%
基礎設施:5774 億,同比增長 32.9%
勘察設計:99 億,同比增長 -7.3%
地產業務新簽合同額3326億元,同比增長 3.0%。
1、房建業務優勢鞏固
今年以來,中國建筑仍然司堅持“高端市場、高端客戶、高端項目”的市場營銷策略,持續增強超高層建筑、大跨度空間結構、快速建造、綠色建造等領域核心競爭力。
比如,以中建三局為主要弩手,簽訂了多項 50 億元以上的房建項目合同——
廣東深圳龍華區賴屋山城市更新單元項目施工總承包工程(51.6 億元)
廣東深圳中信金融中心施工總承包工程(50.1 億元)
廣東廣州劉村社區劉村、格崗片區舊村改造項目勘察設計施工總承包(66.4 億元)
湖北鄂州沙塘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二期) EPC 總承包項目(55 億元)
廣東廣州何棠下舊村改造項目施工總承包(50.5 億元)
2、基礎設施業務快速增長
比之房建業務,基礎設施業務雖然沒有它總的簽約項目額多,但同比增長率卻一直領跑。同時,隨著企業業務轉型調整持續優化,全面強化基建業務的核心競爭力,其基礎設施類項目的行業類別已經涵蓋了包括市政、公路、城軌交通、機場、鐵路、新基建以及環保等領域,涉及業務面變得更為寬廣。
比如:在城軌交通方面,由中建股份牽頭多家二級工程局,斬獲了 58 億重慶軌道交通 15 號線一期工程,和 76.8 億吉林長春城市軌道交通空港線(9 號線)一期工程;在鐵路領域,簽下了新建萊西至榮成鐵路施工 3 標、川藏鐵路雅林段站前 6 標、沈白高鐵土建 8 標,以及海外的中泰鐵路大單;在公路領域,廣西崇左新祥高速公路、江蘇南通繞城高速、廣西平果天峨至北海(天峨經鳳山至巴馬段、河南焦作沿黃高速武陟至濟源段等高速公路項目都有承攬標段施工任務。
今年,“十四五”規劃提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為創新城市建設運營模式、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因為,在市政領域,中國建筑更是跑出了加速度——易地搬遷、棚戶區改造、老舊小區改造、歷史文化保護、城市更新……各個行業分部里都有中國建筑奮進的身影。
從地區分部方面,其境內新簽合同額22245億,同比增長10.2%;境外新簽合同額 1033億,同比減少23.1%。
在“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建筑重新評估國際大環境,將企業的戰略布局和重心更多地放在國內市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境外業務新簽合同額仍呈現下降趨勢。但即便如此,中國建筑仍斬獲了幾項境外大單:
埃及阿拉曼新城超高綜合體項目(125.6 億元)
中泰鐵路一期(曼谷-呵叻段)4-3 標段(那瓦那空-班坡段)項目(24.3 億元)
新加坡康寧山綜合體項目(35 億元)
此外,還科學開展境外項目施工組織,持續加強質量管控,以優質履約帶動市場拓展,形成企業品牌效益。
當然,國內仍然是中國建筑主攻的市場。后疫情時代,基建工程已基本復蘇,面對城市更新以及交通建設的發展格局,中國建筑也積極地踐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全產業鏈布局優勢,深度參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重點區域的投資建設。
目前,距離 2021 年年底,只剩一個多月了,中國建筑的年度新簽合同額目標還剩 24%尚待兌現,任務量還是比較重的。但如大家所知,最后一兩個月都是業績沖劑期,月攬四五千億的情況也不是不能實現。但通哥仍希望中國建筑還是能穩扎穩打,以市場為導向,簽好單干好活!
附:2021年1-10月份中國建筑重大項目清單
來源:中國建筑公告、基建通大數據
轉載自基建通APP作者專欄
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